韍

拼音 注音ㄈㄨˊ
五笔nhkc|nkgy 仓颉dqike 郑码xjxs 四角43547
笔画14画 部首 部外5画 笔顺52125115213544
简体9画 部首部外5画笔顺115213544
康熙笔画14画 部首 部外5画
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97CD

民俗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土

字义解释

起名解释:见“韨”。生僻字,若用于名字还需谨慎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0%
  • 文化印象0%
  • 字性6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基本解释

ㄈㄨˊ


  1.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,用熟皮製成。形制、圖案、顏色按身分、等級不同而有區別。《禮記•玉藻》:“一命縕韍幽衡,再命赤韍幽衡。”《漢書•卷九十九•王莽傳上》:“於是莽稽首再拜,受綠韍袞冕衣裳。”

英语 a leather knee-pad worn during sacrifices

德语 Knieschützer (S)

法语 genouillère,genouillère

详细解释

詳細字義


〈名〉

(1) (形聲。从「韋」,表示與皮革有關。本義:古代貴族祭祀時戴的蔽膝,用熟皮做成,遮在膝前)

(2) 同本義 [knee hide used in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e]

有虞氏服韍。——《禮記·明堂位》

一命縕韍幽衡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
受綠袞冕衣裳。——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

又如:韍冕(敝膝和帽子)

(3) 系印璽的絲帶。也作「紱」 [silk ribbon]

韍如相國。——《漢書·王莽傳》。注:「組也。」

又如:璽紼(印帶)

说文解字

《說文解字》


韠也。上古衣蔽前而已,巿以象之。天子朱巿,諸矦赤巿,大夫葱衡。从巾,象連帶之形。凡巿之屬皆从巿。韍,篆文巿从韋从犮。分勿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紱,非是。

《說文解字注》


(巿)韠也。上古衣蔽前而已,巿㠯象之。鄭注禮曰:古者佃漁而食之,衣其皮,先知蔽前,後知蔽後。後王易之以布帛,而獨存其蔽前者,不忘本也。天子朱巿,諸矦赤巿,卿大夫蔥衡。卿大夫下當有赤巿二字,奪文也。斯干箋云:芾,天子純朱,諸矦黃朱。采芑傳曰:芾,黃朱芾也。鄭注易云:朱深於赤,則黃朱爲赤也。乾𨯳度曰:困九五,文王爲紂三公,故言困於赤紱。至於九二,周將王,故言朱紱方來。引孔子曰:天子三公九卿朱紱,諸矦赤紱。玉藻曰:一命縕韍幽衡,再命赤韍幽衡,三命赤韍蔥衡。鄭注:縕,赤黃之閒色。所謂韎也。衡,佩玉之衡也。幽讀爲黝,黑謂之黝,靑謂之蔥。周禮:公矦伯之卿三命,其大夫再命,其士一命。子男之卿再命,其大夫一命,其士不命。按云赤巿蔥衡者,以别於再命之赤巿也。从巾,象連帶之形。謂一也。玉藻云:頸五寸,肩革𢂸博二寸。鄭曰:頸五寸亦謂廣也。頸中央,肩兩角,皆上接革𢂸以繫之。肩與革𢂸廣同。分勿切。十五部。凡巿之屬皆从巿。


(韍)篆文巿,从韋从犮。犮聲也。此爲篆文,則知巿爲古文也。先古文後小篆,此亦二部之例。以有从巿之𢂷,故以巿爲部首,而韍次之。假令無从巿之字,則以韍入韋,而以巿次之。俗作紱。疑當出一篆而注之。按經傳或借黻爲韍,如明堂位注曰,韍或作黻是也。或借芾爲之,如詩[[202B1]𠊱]]人,斯干,采菽是也。或借沛爲之,如易豐其沛一作芾,鄭云蔽厀是也。芾與沛葢本用古文作巿,而後人改之。或借茀爲之,如詩釋文所載及李善所引詩皆是也。或作紱,如今周易乾𨯳度朱紱、赤紱是也。倉頡篇曰:紱,綬也。韍佩廢而存其係縌。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縌。光明章表:轉相結受,故謂之綬,亦謂之紱。糸部曰:綬,韍維也。然則韍廢而綬乃出。韍字廢而紱字乃出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