芩

拼音qín 注音ㄑㄧㄣˊ
五笔awyn 仓颉toin 郑码eosx 四角44207
笔画7画 部首 部外4画 笔顺1223445
康熙笔画10画 部首 部外4画
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82A9

民俗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木

字义解释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常用: 标准字体

寓意解释:基本字义 ● 芩 qín ㄑㄧㄣˊ  1. 〔黄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对生,花淡紫色,或带青白色,根长大,色深黄,可入药。  2.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
起名解释:〔黄芩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对生,花淡紫色,或带青白色,根长大,色深黄,可入药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80%
  • 文化印象87%
  • 字性6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康熙字典

【申集上】【艸】芩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4

芩

【唐韻】巨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金切,𠀤音琴。【說文】草也。【詩·小雅】呦呦鹿鳴,食野之芩。【疏】根如釵股,葉如竹,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爲草,真實牛馬亦喜食之。

又黃芩,藥名。【本草註】芩者,黔也。黔乃黃黑之色也。【劉琨·與兄子演書】黃芩一斤,皆所須也。【柳宗元文】黃芩以腐腸。【註】陶隱居云:圓者名子芩,破者名宿芩。

又地名。【魏志·東夷傳】廉斯鑡爲辰韓大渠帥,從芩中乗大船,入辰韓。

又【玉篇】渠炎切【集韻】其淹切,𠀤音黔。義同。

又魚音切,音吟。菜名。如蒜生水中。 或作䕾。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qín ㄑㄧㄣˊ

  1. 〔黄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对生,花淡紫色,或带青白色,根长大,色深黄,可入药。
  2.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
英语 salt marsh pla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qín

〈名〉

(1) 黄芩 [skullcap]

芩,芩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食野之芩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

(2)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对生,披针形,开淡紫色花。根黄色,中医入药,有清热祛湿等作用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艸也。从艸今聲。《詩》曰:“食野之芩。”巨今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芩)艸也。小雅。呦呦鹿鳴。食野之芩。傳曰。芩艸也。陸璣云。芩艸莖如釵股。葉如竹。蔓生澤中下地鹹處。爲艸眞實。牛馬皆喜食之。按如陸說。則非黃芩藥也。許君黃菳字從金聲。詩野芩字從今聲。𢧵然分別。他書亂之。非也。毛詩音義引說文云。蒿也。以別於毛公之艸也。甚爲可據。但訓蒿則與弟二章不別。且說文當以芩與蒿篆類廁。恐是一本作蒿屬。釋文也字或屬字之誤。又按集韵、類篇皆曰荶䕾芩三字同、魚音切。菜名。似蒜。生水中。攷字林、齊民要術皆云荶似蒜。生水中。此則別是一物。从艸。今聲。巨今切。七部。詩曰。食野之芩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