竄

拼音cuàn 注音ㄘㄨㄢˋ
五笔pwvn|pwen 仓颉jchxv 郑码wonz 四角30712
笔画18画 部首 部外13画 笔顺445343215115445445
简体12画 部首部外7画笔顺445342512512
康熙笔画18画 部首 部外13画
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7AC4

民俗参考

字义解释

是否常用: 现通表

寓意解释:指乱跑,逃走,放逐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0%
  • 文化印象0%
  • 字性0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康熙字典

【午集下】【穴】竄·康熙筆画:18 ·部外筆画:13

竄

〔古文〕𥨒【唐韻】七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取亂切,𠀤音爨。【說文】匿也,逃也。【周語】不窋自𥨥于戎翟之閒。【前漢·蒯通傳】奉頭䑕竄。

又【廣韻】放也,誅也。【書·舜典】竄三苗于三危。

又藏也,隱也。【賈誼·弔屈原文】鸞鳳伏竄兮,鴟鴞翱翔。【晉語】可以竄惡。【註】隱也。

又【爾雅·釋詁】竄,微也。【疏】竄行之微也。【晉語】敏能竄謀。【註】微也。

又【史記·倉公傳】卽竄以藥,旋下病已。【註】竄,以藥薰之也。

又改易也。【韓愈詩】漬墨竄古史。

又【廣東新語】增城謂屋曰竄。

又【集韻】七丸切,爨平聲。入穴也。

又【韻會小補】誘人爲惡曰竄。俗曰攛掇。

又叶倉甸切,音茜。【蘇轍·𡗝中詩】江流日益深,民語漸以變。遙想彼中人,狀類麖鹿竄。
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取外切,音襊。亦逃也。

基本解释

cuàn ㄘㄨㄢˋ


  1. 亂跑,逃走(用於敵軍、匪徒、野獸等):~犯。~擾。~逃。~踞。流~。抱頭鼠~。
  2. 放逐:~逐。
  3. 修改文字:~改。~定(刪補改定)。點~(刪減塗改)。

英语 run away; revise, edit; expel

德语 fliehen; davonlaufen; davonstürzen; abhauen (V)

法语 fuir,s'enfuir

详细解释

詳細字義


cuàn

(1) (會意。從鼠,從穴。老鼠在洞穴裏,表示“隱匿”、“逃竄”。簡化爲“竄”,形聲,從穴,串聲。本義:躲藏)

(2) 同本義 [hide]

如:竄跡(遁跡;隱跡);竄身(藏身)

天誘其衷,致罰於楚,而君又竄之。——《左傳•定公四年》

(3) 奔逃 [scuttle;scurry off]

不克訟,歸逋竄也。——《易•訟》

又如:逃竄(逃跑流竄);竄亡(逃亡;逃跑);竄走(逃跑;潛逃。奔走;亂跑)

(4) 放逐 [exile;banish]

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,竄三苗于三危,殛鯀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。——《書•舜典》

如:竄投(放逐);竄死(貶逐而死);竄官(流放的官員)

(5) 刪改 [adulterate;distort]

以正道而辨姦,猶引繩以持曲直,是故邪說不能亂,百家無所竄。——《荀子•正名》

如:竄句(改易文字);竄削(猶刪改);竄易(改動);竄附(改動和增益);竄益(改動和增益);竄寄(更改並混入)

(6) 羼雜;混入 [mix]

如:竄言(參與議論);竄雜(攙雜;混雜)

章(哀章)因自竄姓名,凡為十一人,皆署官爵,為輔佐。——《漢書•王莽傳上》

(7) 騷擾 [disturb]

若過里而墟其里,過市而竄其市,入城而屠其城,此何為者!——清·唐甄《潛書•室語》

如:竄撓(猶“騷擾”)

(8) 跳;往上衝 [spring;jump]

如:竄動(激烈地跳動)

(9) 慫恿 [instigate]

如:竄掇(勸誘;慫恿);竄謀(暗中謀劃)

说文解字

《說文解字》


墜也。从鼠在穴中。七亂切

《說文解字注》


(竄)匿也。周易逋竄,左氏無所伏竄是也。堯典竄三苗于三危。與言流,言放,言極一例,謂放之令自匿。故孟子作殺三苗,卽左傳𥻦蔡叔之𥻦𤍁爲正字,竄殺爲同音叚借。从鼠在穴中。漢書曰:奉頭鼠竄。七亂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